作者 | 蒙苏


新冠疫情爆发以来,石油行业陷入了极大困境,能源转型成为行业最大的风潮。多数石油公司在减少油气勘探开发投资预算的同时,积极投资清洁电力、可再生能源,向综合能源公司转型。

目前从国际上几大石油巨头看,能源战略转型可以分为两大阵营:

一类是去石油派,以BP等欧洲石油公司为代表。这类企业不仅坚信化石能源终将被替代,而且将疫情看作行业变革的一次外力驱动,加快转型;

另一类是传统油气业务派,以美企埃克森美孚、雪佛龙为代表,认为化石能源未来仍持续增长,坚定贯彻基于油气的“大石油”模式。


01. 欧洲石油公司集体转型

就在前不久,BP公布二季度财报的同时,宣布了绿色能源零碳“十年战略”,如一枚重磅炸弹在业内炸响。

公司的目标是到2030年,碳氢化合物(油气)产量大幅下降40%;低碳投资增加10倍,从每年约5亿美元增加到每年约50亿美元;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跃升至50吉瓦左右。到2030年,它不会在任何新的国家中寻找石油。

壳牌、道达尔、埃尼、挪威国油、雷普索尔等诸多欧洲石油企业,都曾给出过公司的“零碳”排放时间表。而之所以BP这一次的发声尤为重磅,是因为其“去石油化”的速度:

按照计划,上游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将计划从2019年的260万桶油当量/天减至约150万桶油当量/天,降幅超过40%;炼厂产能将从2019年的170万桶/天下降至120万桶/天左右。

此前的任何一家石油企业,在“零碳”的态度上都是:一边喊转型,一边却不放手核心上游资产。

而BP此次公布的十年战略,最基本的一个前提就是大幅削减上游产量和炼厂产能,进而咨询公司和媒体都分析,BP势必将在未来的日子大批出手油气资产。

与此相对,按照十年战略,BP未来每年将在低碳领域投资约50亿美元,10倍于现在的投资数额,其中包括可再生能源和生物能源,以及氢能和碳捕捉、利用与封存(CCUS)等。

有了BP榜样在前,欧洲其他石油企业是否会加速能源转型的步伐?

在近期的二季度财报发布中,壳牌和道达尔都实行了资产减值,但没有在新能源战略上未给出明确计划。而事实上,他们在新能源布局上可以用紧锣密鼓、快马加鞭形容。

壳牌计划到2035年将其碳排放量减少20%左右,并将这一目标与约150名高管的薪酬挂钩。今年年初, 2018年入职的Elisabeth Brinton出任壳牌新能源业务主管,替换了在壳牌公司任职30余年的元老级人物Mark Gainsborough。

同时公司计划2021年至2025年间,每年在电力、风能、太阳能、生物燃料和氢等清洁能源领域投资30亿美元,占其总投资的10%左右。

能源转型,两大阵营,你站谁?

另一家欧洲巨头道达尔,计划到2025年,将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扩大近10倍,到2035年天然气在公司能源生产结构中的占比提升至60%,低碳业务占比提升至20%。道达尔的财报透露,目前公司已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净投资被用于综合天然气、可再生能源和电力部门。

据咨询公司Wood Mackenzie统计,在2016-2019年间,全球主要油气公司对于清洁能源业务的并购额仅60亿美元,在核心业务投资中占比很小。2020年,欧洲石油企业对新能源布局的提速,已经十分明显。


02. 美国两大巨头押宝传统油气

埃克森美孚是在二季度唯一没有资产减记的石油巨头,但他的日子也并不好过。在发布会上,埃克森美孚宣布公司的五个重大开发项目将全部缩减或推迟。而这项决定还意味着随后公司将有大批裁员。

但埃克森美孚在财报发布会上最惹人关注的,是其代言人——高级副总裁尼尔·查普曼对战略转型的回复:

“我不认为这是根本的变化。我认为这是对短期环境的回应。”

另一家美国石油巨头雪佛龙,则更是用一次收购行为无声地表达了坚定传统油气业务的决心。在今年行业低迷的形势下,其不久前以50亿美元收购来宝能源(Noble Energy),而后者的主要资产是美国二叠纪盆地的页岩业务,以及地中海巨型海上气田。


尽管雪佛龙今年也卖掉了一些油气资产,比如阿塞拜疆的能源资产、尼日利亚8个区块的股权以及印尼深水天然气的股权,但从它去年参与竞购阿纳达科,到今年收购来宝能源,还是可以看出其以油气为核心业务的发展路线。


03. 国内三桶油:保证主业,同时跨界

当下的低油价时期,国际大石油公司的能源战略路径已经出现分歧。而国内石油行业,目前我国油气对外依存度较高,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是石油企业的首要任务,因此即使在行业低迷的大环境下,国内石油行业并未受到严重影响,“三桶油”保证国内油田作业量不降,上半年产量整体增加。

与此同时,国内油企也在新能源发力。

在今年中期工作会上,中国石化提出要打造世界领先洁净能源化工公司的发展愿景,构建“一基两翼三新”的发展格局。

能源转型,两大阵营,你站谁?

中石化关于洁净能源的首个目标就是氢能。中期工作会后,一场氢能发展战略研讨会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举办。中国石化董事长、党组书记张玉卓表示,氢能正迎来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,中国石化将继续加大氢能领域投资力度。

目前中国石化每年氢气的产量超过300万吨,占全国氢气产量14%左右,已建成若干油氢合建示范站,有着布局加氢站网络的天然优势和实际运营经验。中国石化与法液空加强氢能领域合作,加快氢能公司组建,有着打造氢能产业链和经济生态圈的坚定行动。

同时瞄上“氢能”的还有中石油。8月5日,上海中油申能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注册成立,中国石油和申能(集团)有限公司(下称上海申能)并列为第一大股东,两者均持有40%的股份。这被媒体视为中石油开始“跨界”氢能的重大信号。

能源转型,两大阵营,你站谁?

刚刚发布中期财报的中海油,其董事长汪东进在财报会议上表示,公司位于江苏省的风电项目目前已经进入了试运行的阶段,年内将投产。他还透露,目前中海油正在商谈的风电项目,主要有广东沿海地区、江苏沿海地区和山东沿海地区。

今年1月,中海油首席执行官徐可强就公开表示,中海油要逐步的探索风电业务,每年会拿出3%-5%左右的投资额用于获取风电资源,为中海油未来转型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。

04. 发展新能源,你怎么看?

新能源风在2020年愈刮愈猛,加之油价低迷,石油行业回报率下降,关于石油企业是否应该转型大能源企业的探讨,逐渐增多。尤其以BP为代表的欧洲传统石油巨头的转型动作,也在国内行业引起不小震动。

从国内情况看,目前,我国石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连年上涨,居高不下。今年,国家能源局专门召开2020年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工作推进会。会议强调,要强化政治担当,不折不扣完成好保障油气供应安全的重大政治任务。

从世界经济形势和能源行业自身发展规律看,油气在人类的能源需求中主体地位还将长期保持,需求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空间,因此当前的油气投资萎缩现象肯定不会长期持续下去。目前国际上比较普遍的认知是,油气勘探开发行业回暖应该需要一到两年的周期,即在2021-2022年。

综上,有一点需要明确:部分传统石油公司加大新能源业务发展力度,并不能就此认为油气行业整体衰退。

近期,《能源》杂志公众号发表文章《找到内生动力比盲目转型更重要》,其观点认为,在能源多元化的时代,油气行业应时刻保持居安思危的心态,努力做好供给侧改革。后疫情时期油气行业内生发展动力的培育至关重要,必须要有长期面对低油价的思想准备,必须时刻保持竞争的心态去应对能源转型,持续提升行业运行效率,打破惰性,寻找技术突破口降低成本,提升经济性,才有可能稳定份额与市场。

传统石油企业的新能源转型,你有何见解?欢迎留言!

平台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氢能网系信息发布平台,我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

点赞(0) 打赏

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

暂无评论

微信小程序

微信扫一扫体验

立即
投稿

微信公众账号

微信扫一扫加关注

发表
评论
返回
顶部